第235章 跟對人(十三)
關燈
小
中
大
“我等不會交出甘陜!”林鳳祥第三天再次與黑成剛會面的時候認真地說道。
黑成剛也沒有驚訝,更沒有不滿。他坦率地答道:“如果這是太平天國的決定,我會把這個決定帶回給都督。不過太平天國這邊有自己的計劃麽?”
這的確是太平天國實力派會議的共識,陜西比廣西可能稍微好一點,實際上也好不了特別多。陜西與江南相比就差了太多。被從江南攆到陜西的時候,光覆軍大軍圍住了南京城,太平軍眾將只能咬著牙認了。現在光覆軍距離長安城還遠著呢,而新疆比陜西的條件更糟糕。就如這兩天的會議裏面李秀成所說,“咱們就算到了新疆開疆辟土,之後又會被一句話給打發到哪裏?”
李秀成說出了太平軍眾將的心聲,即便是打不過光覆軍,也不能讓光覆軍如此這般的蹂躪。大家都反對乖乖對光覆軍認輸。
林鳳祥不是受虐狂,他自然也不願意任由光覆軍驅使。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,拒絕了光覆軍的要求容易,太平天國內部實在是找不出自己的未來方向。現實裏面太平天國想開疆拓土,就只能向新疆與蒙古方向發展。可那些方向上戈壁萬裏,或者就是茫茫草原。對於農耕的漢人來說實在是看不到任何可取之處。而且光覆軍到現在始終不提招降太平軍的選項,真的讓太平軍這幫人老老實實投降,他們也真的不會在山窮水盡之前主動做出如此選擇。
所以對黑成剛坦率的提問,林鳳祥一時難以答覆。黑成剛也看出些端倪,他沒為難林鳳祥,直接說道:“彰王,都督命我前之來我問過都督,若是太平軍的兄弟願意投奔我們光覆軍的話該怎麽辦。都督想了一陣才說,他覺得太平軍兄弟都很有骨氣,礙於面子未必肯選這條路。不過我是這麽想的,大家以前一起打過仗,情誼在這裏擺著。我只想問問彰王,太平軍的兄弟可否願意投奔光覆軍。”
對於光覆軍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度,林鳳祥只能長嘆一聲,不過長嘆一聲之後他卻也想開了。如果雙方易地而處,就洪天王的那個操行,只怕是不會讓光覆軍從南京脫身。還給了光覆軍好幾年的時間。
現在太平軍上下都知道打不過光覆軍,但是知道打不過畢竟不是已經被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。即便有人已經起了投降的心思,現在他們也不會選擇投降。想到這裏,林鳳祥說道:“請你回去的時候告訴韋兄弟,我林鳳祥一直記得他當年相救的人情。但是兩國交兵各為其主,我林鳳祥是太平天國的人,就不會不跟著幼天王。”
黑成剛本來接到的命令就是前來詢問一下情況,現在光覆軍內部問題眾多,至少在基本鐵路網修建完成之前,還不是全面動手的時機。對於林鳳祥的話,黑成剛只是笑了笑,“彰王所說的話,我就回去稟告都督。”
就在中國內部勢力發生變動的時候,英國議會也對中國問題做出了判斷,他們的特使趕到了南京,見到了外交部長左志丹。
“我們得知貴國準備攻打荷屬東印度。”英國特使說的直白。
“絕無此事!”左志丹也說的斬釘截鐵。有人說外交就是互相說瞎話,這或許是外交的表面狀態。就內在而言,真話與謊言本身只是外交互相表態的一部分。錯誤理解了對方的想法,才是外交上的問題。只要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準確的傳達給對方,真話或者謊言本身就沒有什麽區別。
聽左志丹答的明確,英國特使認為或許中國此時並沒有與英國正面開戰的打算。這也是英國議會做出的判斷。得知中國意圖吞並荷屬東印度,英國議會並不覺得這有什麽道義上的問題。英國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加內水就那麽不到30萬平方公裏,卻掌握著數千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。殖民地這等事從來不是能拿到桌面上來談的,各國殖民地之間的大小沖突接連不斷,如果這等事情在桌面上談起來,歐洲國家就可以天天往死裏打。
英國議會不能接受的是中國挑戰英國的全球霸權,如果中國只是對某塊殖民地產生了興趣,在不觸及大英帝國全球霸權的基礎之上,是完全能夠用談判來解決矛盾沖突的。
所以英國特使就開始努力向左志丹進行這種想法的交流,畢竟中國的鐵甲艦在南海航行著,而且這支艦隊面對英國艦隊攻擊的時候沒有一觸即潰,而是奮力抵抗,雙方之間現有實力的差距沒讓英國占到什麽大便宜。僅此一條,英國人就需要給中國以足夠的尊重。
也許是文化差異,或者是左志丹本人有些先入為主的想法,總之談了兩個多小時,左志丹最後才明白過來,英國人堅決不接受中國以武力吞並荷屬東印度的戰略。但是,如果中國在英國人主持的會議上向荷屬東印度提出“正當要求”,英國並不在乎履行世界霸主的職權。也就是主持一場談判。
“你以為你算老幾啊!”左志丹心裏面罵道。這是打下天下的開國軍人特有的心態。從現實的角度來說,英國人的態度可以說非常友好了,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中國承認英國在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而已。荷屬東印度那麽大,當地的荷蘭人又那麽少。中國有充足的人力,有值得讓英國遠東艦隊尊敬的實力。荷蘭人害怕中國人進入荷屬東印度,千方百計的想拒絕中國人在荷屬東印度開辦種植園,開礦。英國可不害怕這些,英國議會甚至認為如果讓中國在荷屬東印度賺些好處,反倒可以促進中國認同並且尊敬英國在遠東的秩序。
但是左志丹很明顯不認為這種態度有什麽友好可言,中國與英國完全不同,中國並不需要殖民地,中國需要的是國土。允許中國在荷屬東印度投資,利用當地的土地礦產等條件並沒有什麽優厚可言。只要中國占領了荷屬東印度,那一切權力都會隨之擁有。所以左志丹真正在乎的只有一句話,“英國堅決不接受中國以武力吞並荷屬東印度的戰略”。
雙方坦率的交流了意見之後,左志丹就去見韋澤匯報情況。令左志丹感到意外的是,韋澤竟然對英國開出的條件非常感興趣。這也怨不得兩人有不同看法,韋澤可是知道當年英國人的囂張,以及中國當年的低下地位。能逼著英國人在荷屬東印度問題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讓步,這絕對是國力的勝利。韋澤原來以為英國人會毫不留情的派遣大艦隊一路炮擊中國海港呢。
韋澤本想讓左志丹和英國特使談論這個問題,不過看著左志丹那一副“天朝上國”的氣派,他把最初的話咽回肚子裏頭,換了個說法,“我要見見英國特使。”
對全球都有比較準確認知的兩人之間的談判就相當理性,雙方就英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問題進行了相當認真的討論。
中國奪取了整個婆羅洲這件事的確引發了英國人的不快,而且中國在婆羅洲迅速站穩腳跟,對婆羅洲進行大規模開發的事情讓英國人很不爽。但是這還不足以讓英國為此與中國撕破臉。英國巨大的殖民地上的開發程度很低,他們實在是找不到為了一個婆羅洲就和中國開戰的理由。英國需要的僅僅是中國尊重英國人在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。換句話說,中國的擴張到此為止。
確定了英國特使帶來的英國議會態度之後,韋澤坦率地說道:“我們願意尊重英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。除了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之外,我們不準備繼續謀取更多的土地所有權。”
左志丹臉上沒什麽特別的表情,心裏面則是有些咂舌,韋澤給大家的印象是非常非常坦率誠實的一個人,他從不對對同志說瞎話。可是韋澤對英國特使說起瞎話的時候真的是情真意切,如果不是左志丹深知韋澤對東南亞甚至是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態度,他也會被韋澤語氣中那種深刻的欣喜與真誠合作的期待騙過去了。
說完了自己的保證之後,韋澤繼續說了下去,“我認為我們的談判進行的太晚,英國的海軍實力強大,所以讓我們擔心英國會不分青紅皂白的站到荷屬東印度那邊去。”
聽到這完全符合事實的恭維,英國特使臉上露出了笑意。他對面的是中國的皇帝,中國皇帝的帝位在全世界都是被認同的。這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就那麽幾位,印度女皇兼英國國王伊麗莎白,中國皇帝,土耳其大蘇丹,俄國沙皇,神羅皇帝,埃塞俄比亞皇帝,除此之外的國家即便自稱皇帝,也只被認為是個國王而已。
半個多世紀之前的中國風潮中,歐洲對中國的社會制度無比憧憬,英國的文官制度就是模仿自中國的科舉制度。所以英國也知道中國的王朝之間並沒有血緣關系。韋澤現在能稱為中國皇帝,自然就得到了相應的榮耀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黑成剛也沒有驚訝,更沒有不滿。他坦率地答道:“如果這是太平天國的決定,我會把這個決定帶回給都督。不過太平天國這邊有自己的計劃麽?”
這的確是太平天國實力派會議的共識,陜西比廣西可能稍微好一點,實際上也好不了特別多。陜西與江南相比就差了太多。被從江南攆到陜西的時候,光覆軍大軍圍住了南京城,太平軍眾將只能咬著牙認了。現在光覆軍距離長安城還遠著呢,而新疆比陜西的條件更糟糕。就如這兩天的會議裏面李秀成所說,“咱們就算到了新疆開疆辟土,之後又會被一句話給打發到哪裏?”
李秀成說出了太平軍眾將的心聲,即便是打不過光覆軍,也不能讓光覆軍如此這般的蹂躪。大家都反對乖乖對光覆軍認輸。
林鳳祥不是受虐狂,他自然也不願意任由光覆軍驅使。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,拒絕了光覆軍的要求容易,太平天國內部實在是找不出自己的未來方向。現實裏面太平天國想開疆拓土,就只能向新疆與蒙古方向發展。可那些方向上戈壁萬裏,或者就是茫茫草原。對於農耕的漢人來說實在是看不到任何可取之處。而且光覆軍到現在始終不提招降太平軍的選項,真的讓太平軍這幫人老老實實投降,他們也真的不會在山窮水盡之前主動做出如此選擇。
所以對黑成剛坦率的提問,林鳳祥一時難以答覆。黑成剛也看出些端倪,他沒為難林鳳祥,直接說道:“彰王,都督命我前之來我問過都督,若是太平軍的兄弟願意投奔我們光覆軍的話該怎麽辦。都督想了一陣才說,他覺得太平軍兄弟都很有骨氣,礙於面子未必肯選這條路。不過我是這麽想的,大家以前一起打過仗,情誼在這裏擺著。我只想問問彰王,太平軍的兄弟可否願意投奔光覆軍。”
對於光覆軍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度,林鳳祥只能長嘆一聲,不過長嘆一聲之後他卻也想開了。如果雙方易地而處,就洪天王的那個操行,只怕是不會讓光覆軍從南京脫身。還給了光覆軍好幾年的時間。
現在太平軍上下都知道打不過光覆軍,但是知道打不過畢竟不是已經被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。即便有人已經起了投降的心思,現在他們也不會選擇投降。想到這裏,林鳳祥說道:“請你回去的時候告訴韋兄弟,我林鳳祥一直記得他當年相救的人情。但是兩國交兵各為其主,我林鳳祥是太平天國的人,就不會不跟著幼天王。”
黑成剛本來接到的命令就是前來詢問一下情況,現在光覆軍內部問題眾多,至少在基本鐵路網修建完成之前,還不是全面動手的時機。對於林鳳祥的話,黑成剛只是笑了笑,“彰王所說的話,我就回去稟告都督。”
就在中國內部勢力發生變動的時候,英國議會也對中國問題做出了判斷,他們的特使趕到了南京,見到了外交部長左志丹。
“我們得知貴國準備攻打荷屬東印度。”英國特使說的直白。
“絕無此事!”左志丹也說的斬釘截鐵。有人說外交就是互相說瞎話,這或許是外交的表面狀態。就內在而言,真話與謊言本身只是外交互相表態的一部分。錯誤理解了對方的想法,才是外交上的問題。只要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準確的傳達給對方,真話或者謊言本身就沒有什麽區別。
聽左志丹答的明確,英國特使認為或許中國此時並沒有與英國正面開戰的打算。這也是英國議會做出的判斷。得知中國意圖吞並荷屬東印度,英國議會並不覺得這有什麽道義上的問題。英國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加內水就那麽不到30萬平方公裏,卻掌握著數千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。殖民地這等事從來不是能拿到桌面上來談的,各國殖民地之間的大小沖突接連不斷,如果這等事情在桌面上談起來,歐洲國家就可以天天往死裏打。
英國議會不能接受的是中國挑戰英國的全球霸權,如果中國只是對某塊殖民地產生了興趣,在不觸及大英帝國全球霸權的基礎之上,是完全能夠用談判來解決矛盾沖突的。
所以英國特使就開始努力向左志丹進行這種想法的交流,畢竟中國的鐵甲艦在南海航行著,而且這支艦隊面對英國艦隊攻擊的時候沒有一觸即潰,而是奮力抵抗,雙方之間現有實力的差距沒讓英國占到什麽大便宜。僅此一條,英國人就需要給中國以足夠的尊重。
也許是文化差異,或者是左志丹本人有些先入為主的想法,總之談了兩個多小時,左志丹最後才明白過來,英國人堅決不接受中國以武力吞並荷屬東印度的戰略。但是,如果中國在英國人主持的會議上向荷屬東印度提出“正當要求”,英國並不在乎履行世界霸主的職權。也就是主持一場談判。
“你以為你算老幾啊!”左志丹心裏面罵道。這是打下天下的開國軍人特有的心態。從現實的角度來說,英國人的態度可以說非常友好了,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中國承認英國在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而已。荷屬東印度那麽大,當地的荷蘭人又那麽少。中國有充足的人力,有值得讓英國遠東艦隊尊敬的實力。荷蘭人害怕中國人進入荷屬東印度,千方百計的想拒絕中國人在荷屬東印度開辦種植園,開礦。英國可不害怕這些,英國議會甚至認為如果讓中國在荷屬東印度賺些好處,反倒可以促進中國認同並且尊敬英國在遠東的秩序。
但是左志丹很明顯不認為這種態度有什麽友好可言,中國與英國完全不同,中國並不需要殖民地,中國需要的是國土。允許中國在荷屬東印度投資,利用當地的土地礦產等條件並沒有什麽優厚可言。只要中國占領了荷屬東印度,那一切權力都會隨之擁有。所以左志丹真正在乎的只有一句話,“英國堅決不接受中國以武力吞並荷屬東印度的戰略”。
雙方坦率的交流了意見之後,左志丹就去見韋澤匯報情況。令左志丹感到意外的是,韋澤竟然對英國開出的條件非常感興趣。這也怨不得兩人有不同看法,韋澤可是知道當年英國人的囂張,以及中國當年的低下地位。能逼著英國人在荷屬東印度問題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讓步,這絕對是國力的勝利。韋澤原來以為英國人會毫不留情的派遣大艦隊一路炮擊中國海港呢。
韋澤本想讓左志丹和英國特使談論這個問題,不過看著左志丹那一副“天朝上國”的氣派,他把最初的話咽回肚子裏頭,換了個說法,“我要見見英國特使。”
對全球都有比較準確認知的兩人之間的談判就相當理性,雙方就英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問題進行了相當認真的討論。
中國奪取了整個婆羅洲這件事的確引發了英國人的不快,而且中國在婆羅洲迅速站穩腳跟,對婆羅洲進行大規模開發的事情讓英國人很不爽。但是這還不足以讓英國為此與中國撕破臉。英國巨大的殖民地上的開發程度很低,他們實在是找不到為了一個婆羅洲就和中國開戰的理由。英國需要的僅僅是中國尊重英國人在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。換句話說,中國的擴張到此為止。
確定了英國特使帶來的英國議會態度之後,韋澤坦率地說道:“我們願意尊重英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。除了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之外,我們不準備繼續謀取更多的土地所有權。”
左志丹臉上沒什麽特別的表情,心裏面則是有些咂舌,韋澤給大家的印象是非常非常坦率誠實的一個人,他從不對對同志說瞎話。可是韋澤對英國特使說起瞎話的時候真的是情真意切,如果不是左志丹深知韋澤對東南亞甚至是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態度,他也會被韋澤語氣中那種深刻的欣喜與真誠合作的期待騙過去了。
說完了自己的保證之後,韋澤繼續說了下去,“我認為我們的談判進行的太晚,英國的海軍實力強大,所以讓我們擔心英國會不分青紅皂白的站到荷屬東印度那邊去。”
聽到這完全符合事實的恭維,英國特使臉上露出了笑意。他對面的是中國的皇帝,中國皇帝的帝位在全世界都是被認同的。這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就那麽幾位,印度女皇兼英國國王伊麗莎白,中國皇帝,土耳其大蘇丹,俄國沙皇,神羅皇帝,埃塞俄比亞皇帝,除此之外的國家即便自稱皇帝,也只被認為是個國王而已。
半個多世紀之前的中國風潮中,歐洲對中國的社會制度無比憧憬,英國的文官制度就是模仿自中國的科舉制度。所以英國也知道中國的王朝之間並沒有血緣關系。韋澤現在能稱為中國皇帝,自然就得到了相應的榮耀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